硬盤維修及系統文件數據恢復方法
2018-11-29 10:12:03 來源:威彩原創 評論: 點擊:
§6.1   硬盤維修    在計算機的配件中,最嬌氣就是硬盤了。硬盤如果出現故障,則意味著您的數據安全受到
§6.1 硬盤維修 在計算機的配件中,最嬌氣就是硬盤了。硬盤如果出現故障,則意味著您的數據安全受到了嚴重威脅。 硬盤出現故障時,應首先檢測并判斷是“物理故障”,還是“非物理邏輯故障”;以便采取不同的維修 方法進行維修。“物理故障”也叫 “硬件故障”或 “硬故障”; “非物理邏輯故障”也叫 “軟故障”。 若是“非物理邏輯故障”,則維修起來相對容易些;若是“物理故障”,則維修起來難度較大;不過, 不論是“物理故障”,還是“非物理邏輯故障”,原則上毒時可以維修的,只不過采取的方法簡單和復雜而已。 對于硬盤的物理故障,主要應用物理的方法、電磁學的方法,并結合軟件方法進行維修。 對于硬盤的軟故障,主要應用軟件的方法、并結合物理的方法進行維修。 一般的維修步驟是:首先檢測判斷故障性質;然后采取軟件方法維修,若不能解決問題的話,再采取 物理的方法,以及電學等綜合方法進行維修。 常見的硬盤故障有:硬盤盤體壞道、硬盤電路損壞、芯片燒毀、分區及分區表信息錯誤等等。 §6.1.1 硬盤故障的現象 硬盤使用久了就可能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,而硬盤“壞道”便是這其中最常見的問題。硬盤出現壞道除了硬盤本身質量以及老化的原因外,主要是平時在使用上不能善待硬盤,比如內存太少以致應用軟件對硬盤頻繁訪問,對硬盤過分頻繁地整理碎片,不適當的超頻,電源質量不好,溫度過高,防塵不良,震動等。 硬盤的壞道共分兩種:邏輯壞道和物理壞道。 邏輯壞道為軟壞道,通常是軟件操作和使用不當造成的,可以用軟件進行修復; 物理壞道為真正的物理性壞道,它表明硬盤的表面磁道上產生了物理損傷,大都無法用軟件進行修復, 只能通過改變硬盤分區或扇區的使用情況來解決。 硬盤出現壞道現象: 1 首先,在打開讀取、拷貝某一文件、或運行某一程序時,硬盤的操作速度變慢,長時間反復讀盤,且出錯,而且有可能長時間操作還不成功、或者硬盤表現為長時間死“啃”某一區域、這種現象說明硬盤上有壞道。 2 硬盤讀寫的聲音由原來的“嚓嚓”的摩擦聲變為發出異樣的雜音,甚至怪聲。 3 或干脆Windows提示“無法讀取或無法寫入文件”,嚴重時出現藍屏等現象。 4 啟動時不能通過硬盤引導系統,用軟盤啟動后可以轉到硬盤盤符,但無法進入,用SYS命令傳導系統也不能成功。這種情況很有可能是硬盤的引導扇區出了問題。 5 每次進入系統時都自動運行Scandisk進行硬盤掃描,肯定表明你的硬盤上有需要修復的重要錯誤,比如壞道。在運行該程序時,如不能順利通過,表明硬盤肯定有壞道;如果掃描可以通過,但出現紅色的“B”標記,表明其也有壞道。 或硬盤掃描時出現紅色的“B”的標記。 6 再次,在排除病毒的情況下,電腦啟動時無法從硬盤引導,用軟盤或光盤啟 動后可以看見硬盤盤符,但無法對該區進行操作或者操作有誤,或者干脆就看不見盤符,這些都表明硬盤上可能出現了壞道。 具體表現為開機自檢過程中,屏幕提示“Hard disk drive failure”、“Hard drive controller failure”?;蛘哳愃菩畔?,則可以判斷為硬盤驅動器或硬盤控制器硬件故障;讀寫硬盤時提示“Sector not found”或“Gener all error in reading drive C”等類似錯誤信息,則表明硬盤磁道出現了物理損壞。 硬盤無法啟動時,用軟盤進行引導,出現“Sector not found”或“General error in reading drive C”等信息。還有就是可以轉到硬盤所在盤符,但無法進入。 7 FORMAT硬盤時格,到某一進度停滯不前,最后報錯退出、無法完成。。 8 對硬盤用“Fdisk”命令進行分區時,到某一進度會反復進進退退,不能完成。 9 最后,電腦在正常運行中出現死機或“該文件損壞”等問題,也可能和硬盤壞道有關。
如果在日常對電腦的使用過程中,出現了上述情況或類似現象,硬盤可能已經出現物理壞道。 另外,確認硬盤的壞道是邏輯壞道還是物理壞道,也可用一下簡單方法: 在電腦剛剛啟動時,按“F8”鍵,選擇“Command
rompt only”進入DOS模式(操作系統必須為Win95/98,若為Win2000/XP請使用DOS啟動盤),執行“scandisk x:”(X為盤符),Scandisk程序便會檢查硬盤,對產生的邏輯壞道會自行彈出對話框,選擇“Fix it”對邏輯壞道進行初級修復。如掃描程序在某一進度停滯不前,那么硬盤就有了物理壞道。 對于已進行初步修復的仍有邏輯壞道的硬盤,正常啟動后回到Windows下,進入“我的電腦”中選擇有邏輯壞道的硬盤,單擊鼠標右鍵,選擇“屬性”→“工具”→“開始檢查”就彈出“磁盤掃描程序”,選中“完全”并將“自動修復錯誤”打上勾,單擊“開始”,就開始對該分區進行掃描和修復。 §6.1.2 硬盤壞道維修方法 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些常見的硬盤壞道維修方法。 一 系統自帶工具解決法 Scandisk磁盤掃描程序,是解決硬盤邏輯壞道最常用的手段。而常見的Format命令不能對任何硬盤壞道起到修復作用。如果硬盤有了壞道,可在WINDOWS系統環境下,在“我的電腦”中,選中要處理的硬盤,選擇其“屬性”;在 “工具”中,選擇“查錯狀態”,點擊“開始檢查”;再在“掃描類型”中,選“全面檢查”,并將“自動修復錯誤”選項選中,然后點擊“開始”即可。它將對硬盤盤面作完全掃描處理,并對可能出現的壞簇做自動修正。 其次,在DOS狀態下,硬盤有壞道,計算機在啟動時,—般會自動運行SCANDISK進行掃描,并將壞簇以黑底紅字的“B”(bad)標出。當然,如果系統在啟動時,不進行磁盤掃描或已不能進入WINDOWS系統,也可用軟盤或光啟盤啟動電腦后,在相應的盤符下,如“A\>”下運行SCANDISK,即 A\SCANDISK *:>回車 (注*為要掃描的硬盤盤符),對需要掃描修復的硬盤分區進行維修。 1 少量硬盤壞道的修復 首先,用最簡單的方法。如能進入Win9X系統,則在“我的電腦”中,右擊硬盤符,在快捷菜單中,選 “屬性”,在“工具”中,選對硬盤盤面作完全掃描,并且對可能出現的壞簇作自動修正。對于不能進入Win9X的現象,則可用Win9X的啟動盤啟動機器,然后在A:\> 提示符后鍵入SCANDISK *:(其中“*”是具體的硬盤盤符)來掃描硬盤。對于壞簇,程序會以黑底紅字的“B”(bad)標出。
如果在日常對電腦的使用過程中,出現了上述情況或類似現象,硬盤可能已經出現物理壞道。 另外,確認硬盤的壞道是邏輯壞道還是物理壞道,也可用一下簡單方法: 在電腦剛剛啟動時,按“F8”鍵,選擇“Command
rompt only”進入DOS模式(操作系統必須為Win95/98,若為Win2000/XP請使用DOS啟動盤),執行“scandisk x:”(X為盤符),Scandisk程序便會檢查硬盤,對產生的邏輯壞道會自行彈出對話框,選擇“Fix it”對邏輯壞道進行初級修復。如掃描程序在某一進度停滯不前,那么硬盤就有了物理壞道。 對于已進行初步修復的仍有邏輯壞道的硬盤,正常啟動后回到Windows下,進入“我的電腦”中選擇有邏輯壞道的硬盤,單擊鼠標右鍵,選擇“屬性”→“工具”→“開始檢查”就彈出“磁盤掃描程序”,選中“完全”并將“自動修復錯誤”打上勾,單擊“開始”,就開始對該分區進行掃描和修復。 §6.1.2 硬盤壞道維修方法 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些常見的硬盤壞道維修方法。 一 系統自帶工具解決法 Scandisk磁盤掃描程序,是解決硬盤邏輯壞道最常用的手段。而常見的Format命令不能對任何硬盤壞道起到修復作用。如果硬盤有了壞道,可在WINDOWS系統環境下,在“我的電腦”中,選中要處理的硬盤,選擇其“屬性”;在 “工具”中,選擇“查錯狀態”,點擊“開始檢查”;再在“掃描類型”中,選“全面檢查”,并將“自動修復錯誤”選項選中,然后點擊“開始”即可。它將對硬盤盤面作完全掃描處理,并對可能出現的壞簇做自動修正。 其次,在DOS狀態下,硬盤有壞道,計算機在啟動時,—般會自動運行SCANDISK進行掃描,并將壞簇以黑底紅字的“B”(bad)標出。當然,如果系統在啟動時,不進行磁盤掃描或已不能進入WINDOWS系統,也可用軟盤或光啟盤啟動電腦后,在相應的盤符下,如“A\>”下運行SCANDISK,即 A\SCANDISK *:>回車 (注*為要掃描的硬盤盤符),對需要掃描修復的硬盤分區進行維修。 1 少量硬盤壞道的修復 首先,用最簡單的方法。如能進入Win9X系統,則在“我的電腦”中,右擊硬盤符,在快捷菜單中,選 “屬性”,在“工具”中,選對硬盤盤面作完全掃描,并且對可能出現的壞簇作自動修正。對于不能進入Win9X的現象,則可用Win9X的啟動盤啟動機器,然后在A:\> 提示符后鍵入SCANDISK *:(其中“*”是具體的硬盤盤符)來掃描硬盤。對于壞簇,程序會以黑底紅字的“B”(bad)標出。 圖6.1.1 磁盤屬性頁面 2 大量硬盤物理壞道的屏蔽隱藏法 用SCANDISK查看壞道的大概位置,記錄下來壞道的位置 找出好的扇區重新分區,盡量把壞的扇區磁道分成幾個小區,然后刪掉,讓操作系統不再訪問有壞道的區域。記好他們的所處的硬盤位置。用FDISK劃個C:, 其他的分區可以采用把壞道單獨分一個或者若干分區,最后刪除掉這些擁有壞道的分區。 原則是要首先保證C:盤即系統盤不能有壞道。其次就是全面的屏蔽掉壞道的存在。如果前1G-2G里有不少壞道,首先保證硬盤前200M是好的,沒有壞道,把他劃分為C:,而后其他的為擴展分區。再把其余的壞道劃一個區,可以幾十兆一個,分區完之后刪掉這些包含壞道的分區就可以了。而后,裝上Windows系統,把系統目
錄放到你的D:盤,在分區的時候保證這個D:盤完全沒有壞道。就行了。 注意:本文的方法不僅可以保證系統的正常運行,更大的好處是防止硬盤壞道的擴散。把壞道單獨分 一個或者若干分區里面,并且刪除這些包含壞道的分區,可以防止操作系統再去訪問這些壞道,引起壞道的擴散。不過需要提醒的是:壞道產生的原因多種多樣,并不一定全是物理損壞,甚至有的正版軟件會在硬盤上生成密鑰文件,只能該軟件訪問,SCANDISK也會認為這是壞道,這種情況是正常的。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邏輯壞道,并不是硬盤真正的壞掉了。這種邏輯壞道可以通過重新分區格式化解決,要是不行,可以試試低格。一般來說不是很嚴重的故障都能夠解決。 當然,物理壞道通過低格的辦法是不能夠根除故障的。但也不是沒有辦法。 3.隱藏壞道法實例 如果硬盤上出現了無法修復的壞簇或物理壞道,大家可用一些磁盤軟件將這些壞道單獨分為一個區并隱藏起來,這樣可令硬盤延長很多使用壽命。 實例一,一塊4.3GB硬盤2GB處有嚴重的物理壞道,用Format格式化不過去,Scandisk或NDD也檢測不過去,但能正常分區。找來一款分區格式化軟件SMART FDISK,用啟動盤啟動電腦后,進入盤符A,運行該軟件執行文件SFDISK.EXE,然后“DELETE”刪掉原有分區,算出壞道在硬盤上所在的位置。如先建立1990MB的基本分區,將其快速格式化后并激活,然后將把壞道處分出約50MB的邏輯分區,再將以后所剩的硬盤空間全分為一個邏輯區,然后用快速格式化功能將這個分區快速格式化,最后再將那個約50M的壞道所在的區DEL刪除掉,重啟后,磁頭再也不會去讀那些被刪除的壞道區了。有嚴重物理壞道的硬盤就被修好了, 實例二, Windows系統自帶的FDISK分區軟件,在這種情況下的應用方法。 例如—塊1GB的硬盤,在格式化到10%時不能順利通過,這時CTRL+BREAK強行終止,運行FDISK建立—個90MB的DOS分區為C盤,然后再建立—個20MB邏輯盤D,再將余下的800余MB建立—個邏輯盤E,退出FDISK后運行format E:如果格式化到10%時又遇到阻礙,這時用FDISK再建立—個88MB的E盤,l0MB的F盤,余下的790MB做為G盤。繼續重復上面的操作,直到完成,然后運行FDISK將10MB的D、F盤等有壞道的盤刪除,這時余下的就是沒有壞道的好盤了。 另外,用Partition Magic,Disk Manager等磁盤軟件,也可完成這樣的工作。如先用Partition Magic中的“check”命令,或WINDOWS中的磁盤掃描程序來掃描磁盤,算出壞簇在硬盤上的位置,然后在Operations菜單下選擇。Advanced/bad Sector Retest,把壞簇所在硬盤分成多個區后,再把壞簇所在的分區隱藏,以免在Windows中誤操作,這個功能是通過Hide
artition菜單項來實現的。這樣也能保證有嚴重壞道的硬盤的正常使用,并免除系統頻繁的去讀寫壞道區而將壞道的面積進一步的擴大。 4 硬盤空間丟失的恢復方法 硬盤空間丟失,一定是在分區步驟上出了問題。 系統啟動時自動記錄了 C盤為2G,然后開始分區,分區過后沒有重新開機,便開始對C盤格式化。一定是系統還把C盤當作2G格式化了,所以在C盤上只能使用2G空間。 確定問題所在后,不得不對硬盤重新分區:C盤 DOS主分區4G、擴展分區34G;激活DOS主分區;查看分區信息正確無誤后,關閉計算機重新啟動;Format C:,系統檢測C:盤4G空間。失去的2G即可找回來。 記住:剛建立的分區,必須重新開機才有效。 二 第三方工具解決法 一些其它的磁盤修復工具,如諾頓工具箱中的NDD(磁盤醫生)及PCTOOLS等相關工具對硬盤進行掃描也是修復硬盤壞道的最常用的方法,其用法很簡單。 1 用“PartitionMagic”(分區魔術師,以下簡稱PM)修復硬盤的方法 道理也是通過對硬盤的重新分區,隱藏有物理壞道的硬盤空間,對其實行隔離。 具體的作法是: 首先啟動PM,選中“Operations”菜單下的“Check”命令,對硬盤進行直接掃描,標記壞簇后,選中“Operations”菜單下的 “Advanced”→“bad sector retset”(如圖2),最后把壞簇分成一個獨立的分區,再通過“Hide partiton”命令將分區隱藏,至此大功告成。 如果電腦啟動時出現信息“TRACK 0 BAD,DISK UNUSABLE”,那么修復起來就比較麻煩,因為此信息說明硬盤的零磁道損壞了,一般出現這種情況,大多數人就把硬盤作報廢處理。但并非絕對不能修復,原理十分簡單,只要用1扇區代替0扇區就行了。
來源——廣州威彩
上一篇:LG電子推出新型IPS液晶顯示面板 支持HDR10
下一篇:筆記本電腦更換液晶屏過程